第 二 章 乾卦 —— 天道刚健-《人人都读得懂的《易经》》


    第(3/3)页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见,通现。首,乃首领。用九爻辞说的是,群龙出现于天空,“各秉刚健之天德”(高亨释),谦而不愿意以首领自居。“此乃比喻诸侯并立,各秉天德,德齐力均,不可能有帝王为之首领。”(高亨释)出现这种现象,是很吉利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现象呢?《尚氏学》指出:“‘见群龙无首,吉’者,申遇‘九’则变之义也。九何以必变?阳之数九为极多,故曰‘群’。阳极反阴,乃天地自然之理。乾为首,以阳刚居物首,易遭物忌;变坤则无首,无首则能以柔济刚,故吉。”

    龙的发展变化合于自然万物成长的阶段性特征,适应事物发展变化阶段性特征,人的成长或事物发展进程也不例外地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潜龙勿用蓄精锐—孩童(物创)初生,开蒙发智;见龙在田试手段—崭露头角,显示才华,发挥作用;惕龙乾乾免祸害—自强不息,快速成长;龙跃深渊度机变—审时度势,应机飞跃;飞龙在天盛德普—当位有为,盛德普惠;亢龙有悔极必反—亢奋至极,物极必反。可见,乾卦对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内在蕴含的深刻道理进行了深刻揭示。

    需要说明的是,乾卦和坤卦“用九”之前的古经文字与其他六十四卦的经文,为截至周公时代经伏羲、西伯侯姬昌、周公薪火相传集体创作的经文,在原始的古经文本中所给出的开示,基本是朴素的风险警示和道德修身的忠告,及至孔子,其最伟大的贡献是演义升华附会更多的人文思考,其关于变易哲学的系统思维是不可否定的伟大贡献,同时出现了“一阴一阳之谓道”、“大衍之数”、“揲”、卜筮等带有占卜色彩的说法,及至朱熹《周易本义》又讲授卜筮的方法,使这门学问变得扑朔迷离起来。这需要您在学习中注意甄别,吸纳合理的精华,摒弃糟粕,才能学到这门学问中有价值的内容。

    三、孔子的《文言传》如何解读乾卦上升到君子修养品德操守的高度应该如何解读呢?我们看看,孔子是怎么说的: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什么是“潜龙勿用”?(龙潜伏在水中或地下,谓之潜龙,暂时不施展才用。)孔子说(高亨等学者认为是伪托):“潜龙”可以用来比喻有才德而隐居的君子,隐居(遁,《楚辞?离骚》王弼注:‘遁,隐也。’)在社会下层,品德操守坚贞不移,不为世人的舆论或压力而改变自己,他们不求成名,甘心隐居,回避世俗,言行不为世人赞同也没有烦闷(遁世无闷),对所乐之事则行,对所忧虑的事情则躲避,坚定不可动摇(拔)的意志。这就是“潜龙”啊!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龙出现在田野(尚未飞龙在天云行雨施,虽发挥一定作用尚未有大的作为,处于飞跃前期的成长阶段),此时,宜拜见有德行的大人指点,修养龙德以将来造福民众,也易于产生大人物。孔子说:“龙德在于行中正之道,无偏无妄,无过无不及,正言正行,唯诚唯谨,他的日常(李鼎祚:‘庸,常也。’)行为谨慎有节,防止(闲,门闩,意防范)邪恶的言行而保持诚挚、美好的行为。施善于世,谦不自夸(伐)。君德博大,广化众人。龙之德,乃君之德。按龙的品德操守加强修养,有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这说明将出现君主品德的大人。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三爻辞说:“君子整天健强振作,直到夜间还时时警惕慎行,达到这种状态,即使面临危险,也免遭咎害”,讲的什么意思呢?孔子指出“君子要加强道德修养,奠定成就事业的根基。忠诚信实,加强道德修养;修习辞令,表达诚意,就可以积蓄功业。知道进取的目标而努力实现它,这种人可以跟他商讨事物发展的征兆;知道事物终止的时刻而及时终止,这种人可以跟他共同保全事物发展的适宜状态。像这样就能居上位不骄不躁,处下位无忧无患。所以因时势、时运、时机的发展变化保持警惕勤勉努力,虽遇危险之境,也没有灾祸”。

    值“终日乾乾”之际,有四个要点需要把握。

    一要讲“忠信”而“进德”—《周易正义》:“推忠于人,以信待物,人则亲而尊之,其德日进,是进德也。”

    二要“修辞立其诚”—《折中》引程子曰:“修辞立其诚,不可不仔细理会,言能修省言辞,便是要立诚,若只是修饰言辞为心,只是为伪也。修辞立其诚,正为立己之诚意。”

    三要“知几”而“存义”—《说文》中说:“几,微也。”《系辞下》中说:“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周易正义》曰:“知时节将至,知理欲到,可与共营几也。”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微小的端倪一步步发展到巨大,有客观规律性。君子敏而有预见力,能够见微识著,预见事物发展的进程与状态,知晓或预见到结果,从而努力而为。判断无误,行有恒常。这样明达的人,可以谈论“几微”,可以存事业正义。

    四要惕而“不骄”“不忧”—《周易正义》曰:“以其‘知终’,故不敢怀骄慢。”“以其知事将至,务几欲进,故不可忧也。”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四爻辞说:“或腾跃上进,或退处在渊,必无咎害”,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指出:“这是比喻大人的上升、下降是不一定的,并非出于邪念;他的进取、引退也是不一定的,处在下位,并不是行为不端正。或者前进或者退后,并不是不合群。这是由龙的秉性所致。所以,君子效仿龙道增进道德精修事业,对升降无常与变化无常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与风险意识,及时而动,因此,没有灾祸。”其根本原因在于因应、适应时势与时机而为。《周易正义》提示人们注意:“上而欲。”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飞龙在天,利出现大人”,是什么原因呢?孔子说:“同声相呼应,相同脾气秉性相互逐求。水流湿润,火性干燥,云从龙而行,风从虎而生,圣人施展作为,则万民观瞻而亲附崇拜。”风云轻扬,其根本在天空上,自然亲近依附于天空,从社会层面看,相类比基础在社会上层的,自然亲近依附于上层;水流倾向于潮湿的沼泽,自然亲近地势低洼的湿地,从社会层面看,相类比基础在社会下层的,自然亲近依附于基层。这适从于物以类聚的基本法则。《尚氏学》曰:“天地者,阴阳。本乎天者亲上,谓阳性上升顺行”,“本乎地者亲下,谓阴性下降逆行”。

    可谓是,“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

    “亢龙有悔”,是什么原因呢?孔子说:“(类比社会管理阶层)高高在上的太上皇,虽然高贵,但没有君王掌有实权之位,虽然高高在上,但没有民众追随亲附,而德才兼备的贤人又居于社会的下层,相距甚远,又不能辅佐他,所以他得不到有力的支持,举动无措就会发生悔吝。”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潜龙勿用”,用龙潜藏在水底或地下比喻君子身处下位,还没有得到充分施展才干的舞台;“见龙在田”,用龙出现在田野里比喻君子初到民间或基层,只是刚刚发挥作用,说明时势开始舒展(时舍);“终日乾乾”,用龙的奋发振作比喻君子行事勤勉;“或跃在渊”,用龙的进退比喻君子顺应时势自我检验与选择,要么开拓进取有所作为,要么隐退而藏遁世无闷;“飞龙在天”,用龙的云行雨施比喻君子登上天子之位治国临民造福天下;“亢龙有悔”,用亢进必衰的龙比喻高高在上的太上皇脱离臣民、脱离基层,罹临穷困之灾。乾元“用九”,九为变数之极,用顺应形势变化之策诸侯分治,各秉天元善德,可以实现天下大治。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这是怎么回事呢?历史上两个文化名人的注释可能有利于启发我们的思想认识:一看王弼的注释:“九,天之德也。能用天德,乃见群龙之义焉。

    夫以刚健而居人之首,则物之所不与也;以柔顺而为不正,则佞邪之道也。故乾吉在无首,坤利在永贞。九,阳也。阳,刚直之物也。夫能全用刚直,放远善柔,非天下至理未之能也。故乾元用九则天下治也。夫识物之动,则其所以然之理皆可知也,龙之为德不为妄者也。九,刚直之物。唯乾体能用之,用纯刚以观天,天则可见矣。”

    二看欧阳修对“用九”的理解:“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者,何谓也?首,先也、主也。阳极则变而之他。故曰:“无首也”。凡物极而不变则弊,变则通,故曰:“吉也”。物无不变,变无不通,此天理之自然也。故曰:“天德不可为首”,又曰:“乃见天则也。……阴阳反复,天地之常理也。”“阳过乎亢,则灾数至九,而必变。故曰:‘见群龙无首,吉。’物极则反,数穷则变,天道之常也。故曰天德不可为首也,阴柔之动多入于邪,圣人因其变以戒之,故曰利永贞。”

    “圣人于阳尽变通之道,于阴则有所戒焉。”申明物极必反之理。

    “用九”是“观”“天”运行的规律,用九的法则必须是“群龙无首”,即体现天道变化的法则,能像乾元那样刚健而不“为妄”,“与时偕行”,天下即可得到大治。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其演进情形为:“潜龙勿用”,阳气潜藏,尚未生发展现,孔颖达曰“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见龙在田”,说明君子开始有所作为,以其智慧和才干,经纬天地,管理庶务,天下昌明,风气好转;“终日乾乾”,好比有了重要位置或开创了基业,无法回到原点,前途扑朔迷离,具有不确定性,必须机敏和警觉,才可能面对与处理随时可能出现的变数或败乱,要有与时俱进、奋斗不息的饱满精神,这是必须的,没有充足的精神动力,难以担大任、创大业;“或跃在渊”,比喻在前进道路上,可能面临天大的机遇,出现有所作为的平台,也可能遇到巨大的障碍,要么飞跃,要么退处,都是顺应变化之道做出的正常选择,关键在于看时,遵循自然变化之道,应时而变革;“飞龙在天”,比喻君子阳气旺盛,得到德位相配的舞台,能够施展才干,发挥天德,造福天下;“亢龙有悔”—龙高飞穷极将跌落下来,做人做事过度穷尽,必将败落,这符合盛极必衰的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对其发展趋势和结果要有基本的预判;乾元“用九”,君子要秉持乾所具有的“元、亨、利、贞”四德,能萌生万物,开创事业,核心与关键在于以变应变,有坚定的自信力,这种自信力源自于掌握发展变化的自然之道,按规律办事。天始生万物,原始亨通。和谐贞正是天的性情。天才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伟大啊!可以看出,天有元始创生之德而用(阳刚化为阴柔的)九数,其刚健中正的天德,《周易集解》引崔憬曰:“不杂曰纯,不变曰粹,言乾是纯粹之精。”达到了纯粹精要的地步,这体现了大自然的法则。六爻爻义阐释发挥,触类旁通天道的种种情状。洁静精微,让人叹为观止。

    龙或潜或现,或跃或飞,云行雨施,泽及万物。君子应该了解掌握龙的六种生存与变化阶段与状态所喻示的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阶段性特征及规律,抓住机遇,时刻用好现有的条件,处理好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统筹好国计民生,那么天下就会太平啦!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周易集解》引干宝曰:“君子之行,动静可观,进退可度,动以成德,无所苟行也。”君子以养成自身的品德作为行为的目的,每天应该落实在身体力行的行动上。初九爻所讲的“潜”,指的是隐伏而不显露,自身修养尚未达到成熟的程度,所以君子暂时不能施展才用而有所作为。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一味地潜忍,连个动静都没有,那怎么成呀!君子应该自强不息!

    需要靠什么途径实现自强不息呢?君子研学以积累知识,探问以辨明是非与道理,宽厚以存心志,仁德以行事精业,这是成就伟人伟业的基本途径。《易经》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成就鸿基伟业,必须拜谒大人物,请其指点、帮助和支持,这样才能够在成就事业中把自己锤炼成伟大的人物。这是君子应该具备品德操守呀!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三爻“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位,下不在地位,乃在人位,就像人上不在朝廷任职,下不在田野耕种,而是在小官之位谋差干事。君子官小职微,但因其时时勤勉警惕,虽处危险境地,也没有咎殃。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这是“或跃在渊”的原因:用龙的生存状态,比喻君子上不在朝廷任职,下不在田野耕种,中不在小官之位干事,或者隐居,或者与世隔绝,无作为,与他人也没有交害,自然也就没有咎殃。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这是“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的原因:所谓“大人”,能够参悟借鉴天地的美德涵养自身的德行,能够体悟日月普照万物的光明而造福人民,能够按春夏秋冬的时令变化把握做事的规律和节奏,明辨善恶是非与吉凶祸福。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和预见力,在客观事实发生之前决策或行动而客观结果不会违背他的预见。面对客观形势与事件则要尊奉天时以行事。遵循自然天道而且不违背,何况对于民众呢,即使有鬼神又能怎么样呢?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所说的“亢龙有悔”是指,飞到天空极高处的龙被称为“亢龙”,类比人则指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脱离群众脱离基层,这样的统治者骄傲自满,狂妄自大,知道前进而不知道该后退时后退,知道生存而不知道灭亡,知道得到而不知道丧失。这样的人只能算作愚人而不能称作圣人。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道者,才是圣人啊!

    有的易学专家认为六龙是有“六条龙”,其实,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哲学的角度看,这里是个比喻,是用龙成长的六个阶段比喻人生或事物成长发展的六个阶段或六种状态,代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失其时而成,升降无常,变化无常,随时而用,处则乘潜龙,出则乘飞龙,所以说“时乘六龙”以驭天。明白掌握自然的发展变化之道,明晓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掌握不同阶段的特性,那么自然就会进入“始则潜伏,终则飞跃,可潜则潜,可飞则飞”的自由的必然王国,就能随心所欲应对种种变化或问题。

    讲到这里,我们来看看黄寿祺、张善文在《周易译注》中关于乾卦洁静精微的总论与阐释—乾卦作为《周易》六十四卦之首,以“天”

    为象征形象,揭示了“阳刚”元素、“强健”气质和本质作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孔颖达问道:“此既象天,何不谓之‘天’,而谓之‘乾’?”

    他自答说:天是“定体名”,乾是“体用之称”,“天以健为用者,运行不息,应化无穷,此天自然之理。”(《周易正义》)实事上这是论及“象”与“意”的关系。从“象征”的角度分析,乾卦的喻旨,正是勉励人效法“天”的刚健精神,奋发向上;这也是《大象传》极力推赞的:“君子以自强不息。”卦辞以“元、亨、利、贞”四言高度概括“天”

    具有开创万物,并使之亨通、富利、正固这四方面“功德”,意在表明阳气是宇宙万物“资始”之本。但“阳刚”之气的自身发展,又有一定的规律,于是,六爻拟取“龙”作为“阳”的象征,从“潜龙”到“亢龙”,层层推进,形象展示了阳气萌生、进长、盛壮乃至穷衰消化的变化过程。其中九五“飞龙在天”,体现阳气至盛至美的情状;上九“亢龙有悔”,则披露物极必反、阳极生阴的哲理。《周易》的辩证哲学体系,在此铺下了第一块基石。要是进一步从“《易》者,象也”这一特征细加考究,还可以发现,本卦的卦体取“天”为象,故是比喻;六爻的爻辞取“龙”为象,也是比喻:大旨无非揭明“阳刚”的内在气质。朱熹说:“《易》难看,不比他书。《易》说一个物,非真是一个物,如说‘龙’非真龙。”(《朱子语类》)这种假象寓意广见于《周易》全书,是这部现存最古老的哲学著作的重要特色。

    第五节

    遵循规律,保持稳健科学地发展

    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惕龙乾乾—龙跃深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用来比喻人生或事物成长的六个阶段,其宝贵启示有哪些?

    尽管世间万物万象纷繁复杂,但事物萌发生长强盛衰败都有规律可遵循。龙有生命周期,人也有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所蕴含的发展阶段也大致相同,其实,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生命周期,其发展阶段尽管有个体差异,但都有着基本共同的规律可以遵循。大至国家朝代建立,中至企业设立,小如万事万物的每个个体,比如蚂蚁这样小的昆虫,都大致有着萌长盛衰的阶段性规律和成长的基本趋势。有了对规律性的认识,针对不同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就可以采取相应的原则与必要有效的措施,应对层出不穷的形形色色的变化,增强针对性,避免盲目性,才能有效解决生存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保持持续稳健科学的发展。这就叫“萌长盛衰循规律,进退存亡视阶段”。

    比如说,国家孕育建立时期(潜龙勿用),要积极动员积蓄各方力量同腐朽国体或政治制度或昏庸的统治者做坚决彻底的斗争;国家初创时期(见龙在田),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要发展生产,焕发生机;国家振兴时期(惕龙乾乾),害怕各种敌对势力强大构成威胁,想尽一切办法干扰,就需要格外励精图治,保持高度的惕厉,时刻警惕亡我之心与亡我之举;国家腾飞时期(龙跃深渊),要健全社会管理机制,处理好发展与保障等各种社会关系,防止社会运营出现脱节现象;国家强盛时期(飞龙在天),谨防物极必反,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重点要防范各层面、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重要领导干部腐败堕落,这个阶段是物极必反转化的节点,丝毫马虎不得,大意不得;国家衰败时期(亢龙有悔),要维护国力,爱惜国民,不要发生过度消耗。

    以企业生命周期为例,发展阶段与规律也基本相同。比如说,企业孕育阶段(潜龙勿用),要积极动员积蓄各方力量做基础准备;企业初创阶段(见龙在田),百端待举,要组织生产,拓展市场,做好运营;企业振兴时期(惕龙乾乾),各种竞争对手威胁严重,需要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关键是要增强核心发展能力;企业成长阶段(龙跃深渊),要健全管理机制,处理好发展与保障的关系,处理好发展规模、速度、效益的关系问题,防止投入产出失衡;企业成熟阶段(飞龙在天),谨防物极必反,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防止管理者各种不当欲望的无限膨胀,重点要防范各层面、各级领导干部腐败堕落,同时,要防范具体岗位工作人员消极懈怠,发生失职、渎职行为给工作造成不利或被动局面,这个阶段是物极必反转化的节点,丝毫马虎不得,大意不得;企业衰退阶段(亢龙有悔),要维护财力,爱惜员工(民众),不要发生过度消耗,同时要研究转型、转产、釜底抽薪等一系列办法。

    衰退与死亡既是旧事物的终结,也是新生的开始,是发展变化过程中矛盾转化最激烈的环节。不同阶段主要矛盾不同,抓住主要矛盾,具体原因分析到位,才能处理好阶段问题。掌握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及其规律,从方法论角度看,顺应自然就会“衍物干事序渐变”—衍生万物与干事均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应对变化,有条不紊地进行,就可以增强针对性,避免盲目性,提高效率,取得良好效果。

    第六节

    自强不息,是发展与进步的主导力量“保合太和”是阴阳之合,阳气是阴阳交合的重要基础,这是贞正之道的根基。自身和社会发展与进步没有内在动力行吗?

    “保合太和”是《易经》中最重要的哲学思想。《程氏易传》中说:“保为常存,合为常和。”太和即大的和谐,“保合太和”是保持常和达到大的和谐。高亨在《周易大传今注》中说:“保,保持。合犹成也。大读为太。太和非谓四时皆春,乃为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时之气皆极为调谐,不越自然规律,无酷热,无严寒,无烈风,无淫雨,无久旱,无早霜,总之,无特殊自然灾害。天能保合太和之景象,乃能普利万物,乃为天之正道,故曰:‘保合大和,乃利贞。’”

    《易经》所揭示的道理,无不表现天地氤氲有常生,阴阳和会以施化,刚柔相摩以成形,男女和合成夫妇,感应相通生变化的思想。《易经》的氤氲、和会、相摩、和合、相通都蕴含着和合、融和的意思,都是“保合太和”的具体表现。“和合”思想奠定了中国哲学重和而不重争,重和而不重分的特征,体现了矛盾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性。可见,“保合太和”指的是阴阳之合,阳气是阴阳交合的重要基础,这是贞正之道的根基。天生发创造万物,具有发展的活力、奉献的精神,天阳刚健劲,自强不息,是推动自然、社会、时代、文明进步的主导力量。因此,天始生万物永远不会自满。

    第七节

    民族精神和信仰是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乾天人生存于世,离不开精神和信仰。

    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脊梁!

    人生存于世,离不开精神和信仰;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脊梁!

    所谓民族精神是指反映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进步观念和优秀文化,是指导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思想精粹,集中体现在信仰上。在人的成长和发挥作用过程中,需要有坚定的信仰,有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引导方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明确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树立起核心价值体系。这项伟大的工程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未曾停止探索的步伐。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发展同社会进步的关系,即私与公的关系问题。拥有阳光、活力、刚健、奋发、向上、进取的人生观,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既激励人自强不息,同时又对他人和社会有所贡献。

    人是群居的社会性动物,仅有个体行动和奋斗是不够的,需要相互团结协作共同奋进,需要有民族精神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与社会变乱,推动社会前进,创造文明。

    乾卦阐释了正确的人生观和宝贵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图腾是龙,中华文化是龙的文化,乾卦以龙成长的“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惕龙乾乾”“龙跃深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

    六个阶段打比方,喻示事物发展与个人成长具有鲜明的阶段性,说明人生成长或衍物干事必须“萌长盛衰循规律,进退存亡视阶段”。

    乾卦六爻以龙的成长过程打比方,描绘了人和事物的成长进程,催生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乾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与坤卦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将进行解读与揭示)是其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它的核心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正确的人生观和宝贵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支柱,在强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和感召下,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同心同德开创伟大的事业,缔造美好的未来。

    乾卦警语箴言

    为了让您简洁明晰地学习掌握和运用乾卦的内涵,现用七古体风格,我重新概括提炼升华出乾卦警语箴言,以供您熟读熟记和便于运用。如果您想让孩子也学习掌握,这可以作为童蒙读物的基础本,让孩子反复诵读,烂熟于心。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如果遇到相关的情况,则会豁然心领神会,终身受用无穷。

    乾上乾下始乾元 元亨利贞阳刚健潜龙勿用蓄精锐 见龙在田试手段惕龙乾乾免祸害 龙跃深渊度机变飞龙在天盛德普 亢龙有悔极必反群龙无首谦谨慎 衍物干事序渐变天道刚健主创造 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物流形 首出庶物万国安萌长盛衰循规律 进退存亡视阶段君子自强而不息 时乘六龙以驭天大明终始乾道变 六位时成性命安保合太和乃利贞 天生万物不自满树立正确人生观 民族精神是乾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