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第三个碑,就是一句很简单的话——“学理亦要明史。” 只是这个‘理’是什么,说实话,没有人知道。 说不定传到后世,就会被曲解。 …… 总之…… 里面的碑文的内容都挺五花八门的。 各种都有。 而最终…… 李重还是没有把e=mc2写上去。 虽说…… 帝皇陵,也不是一般人能够进去的。 通常的话,不管是里面还是外面,都会有人把守。 但就算是这样,为了不外泄。 这公式,还是交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去保管吧。 藏在家族的图书馆里。 李重只希望,在自己后世的子孙当中,能够出一个特别聪明的,就像是张遂一样。 …… 李重寿终正寝的事,不单单在大唐产生影响。 在辽东,西域,甚至是交趾,也都造成地一定的影响。 辽东陛下对李重是最为尊敬的了。 毕竟…… 如果不是李重的话,那他肯定登不上皇位。 李欢文这边也不差,明明在无线电就能说明白的东西,他非得说,之后,要让使臣去特意登门哀悼。 至于交趾…… 交趾虽然对李重不是很熟,但交趾这边还是清楚,之所以现在他们能够使用上蒸汽机,那完全就是因为有这个人。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 甚至…… 辽东陛下这边,还让人给李重写哀悼词。 当然了! 这就属于是即兴的那种。 不过有一说一,辽东这边的文化氛围只能说,咳,挺不浓郁的。 更加直白地说,就是文化底蕴极差。 大部分人都去研究技术去了,读书当官的人也有。 但是跟学习新技术比起来,只能说不值一提。 同时也可以这么说…… 辽东应该说是比大唐要相对开放的一个地方吧。 而且…… 即便工匠不负责朝堂上的事,但是却对朝堂上的事,却也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就像是李重的这个科学院院长一样。 虽然平常不上朝,但是,也有一定的发言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