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重:“你就没发现,这里有什么问题?” 李丽质怀疑自己看错了。 怀疑了自己三秒后,这才道:“我觉得这写得已经挺不错了啊。” 李重便嗨了一声,这才跟她说道:“这里面他所写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点前瞻性、或者说是长远的目光都没有。” 李丽质:“那这里写,大唐要让天下各国都对大唐臣服,不就很有长远的目光?” 李重:“现在大唐就可以说已经让几乎天下各国,都对大唐臣服。” 李丽质才不懂这些东西,干脆耍性子,“你还是自己看吧,记得把参汤喝完。” 说完,紧接着就离开了。 李重只好放弃眼下的事,先把面前的参汤喝完了再说。 讲道理! 除了自己,谁又还能有超越这时代的目光呢。 如果是拿自己的标准,却要求后来的人。 那自己这不是强人所难么。 随后…… 李重又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写了一份标准答案出来。 当然! 与其说是标准答案,不如说,这是这些问题的第二个回答的版本。 李重想想,觉得也对! 你不告诉人家,你又想人家懂,那人家又怎么可能懂? 那不就成了女人撒泼,说你根本不懂我了? …… 如果说,李象的回答是侧重于现在的大唐,有什么问题,然后便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的话。 那么,李重的标准答案则是,大唐现在很好,但是,在不远的将来,还存在着一丢丢的隐患。 李象使用的是现在时,感觉要更加贴合实际一些,但其试图想要解决的问题,只能说真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只能算作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罢了。 而李重呢…… 他使用的是将来时,最明显突出的,就是一个防患于未然,李重的答案,往往是带上了一种预判。 就比如说,他写到了有关大唐的财政,众所周知,历朝历代,向来都是征土地税。 而李重则预言,有一天,大唐可能有望取消农业税。 那么取消这个农业税,对大唐有什么好处或者是坏处? 如果是说坏处,那当然是几千万人口的人头税,就这么说不交就不交了,大唐财政这还能有钱剩下就有鬼了。 然而好处,就是解放百姓身上的负担,不至于让百姓活不下去了,从而造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