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延平二年。 兕子也已经十八岁了,新城也十七了。 李重让兕子坐在自己的怀里,然后推算了一下最近这些年,高句丽的人口数量。 这将近十年下来,高句丽已经至少损失了差不多一百万人口了吧。 苏定方一次就让高句丽损失了将近五十万。 如今,五小只又俘虏回来了二十万。 上一次,好像又俘虏了四五万。 这加起来,就是七十五万了。 高句丽此时应该已经能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甚至…… 毫不夸张地说,高句丽国内,平均每四户人家,就有至少一户,有亲人是死在五小只,死在大唐士兵的手上。 当然! 数据肯定不能这么算。 因为地域的分布肯定是不平均的。 然而…… 平均每二十户人家,就有至少一户,有亲人是死在五小只,死在大唐士兵的手上,这当是毫无疑问的。 将心比心,这样一算,那可是已经是血海深仇了。 这高句丽,以后怕是更难征服了。 兕子坐在李重的怀里,感受着李重身上的结实。 见李重抱着她之后,便是一动不动,也是好奇地问道: 「驸马在想什么?」 李重便道:「我在想,这一场仗该如何结束。」 说完。 便是继续靠着椅背,舒舒服服地躺着,又开始摆烂。 兕子也已经是习惯了。 每次李重这一躺,就能躺很久,她便只是用她的小胸脯贴了上来。 一起享受着这份宁静。 …… 乌骨城。 这一次李悠然带了两万人来。 高句丽的城池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城墙几乎都是用石头垒起来的。 关键,这城墙的宽度还很宽,很多都有至少三四米。 城墙矮的五六米,高的更是高达七八米。 又是建在山嵴线上,这对于进攻方来说,就十分的不利。 不过…… 即便是如此,接下来也要开始强攻了。 把二十名线膛枪枪手都散布出去,让他们自由发挥。 然后,再组织人在城外架起回回炮。 乌骨城有四个城门。 南门的城门最大,而且门外的地势最为广阔。 李悠然已经听说过牛进达的打仗方法,决定试试。 毕竟…… 有着火炮的掩护对方也出不来破坏他们在城门外边垒石头、扔泥巴。 就是这土木工作量,有点大。 这对于本来人手就不太充足的辽国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如果不是没办法了,李悠然都断然不会使用这种笨方法。 当然! 两万人,分一万人出去一人搬一块石头,这加起来也有一万块石头了。 反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