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要知道到了天宝年,那可是九百万户啊。 当然,那已经是一百年以后的事了。 李重也只能说…… 自己应该是没有那样的福气了。 李重:「我觉得,应该继续把关内那些地少的百姓,都移到河南、甚至是河北这两道。」 房玄龄:「可之前迁徙二十万口的时候,百姓就已经颇有怨言。」 李重:「我这不是为了自己,我是为了他们着想。到时候天灾来了,他们就得饿肚子,所以,你们要跟下层的官员说清楚。要把我的意思转达下去。」 长孙无忌便道:「那你怎么不自己做?而让左仆射做。」 李重:「我懒。不过说起来……左仆射要多多注意身体。」 如果李重没有记错的话。 好像房玄龄也已经快了。 当然! 其实也不太好说。 因为历史当中的房玄龄之所以那么快死,肯定跟魏王,跟太子,还有自己儿子这些事有关,史书上的精神内耗太过于严重了。 再加上,李二的晚年,朝廷的内部氛围说实话,也说不上太好。 然而,如今跟史书上写的已经完全不一样,如今大唐的精神内耗要比史书上记载的,要少的多。 那有可能,房玄龄就不用操心那么多,他的寿命说不定就能活得比原先要更长久一些。 李重一边拿着户籍资料,一边抬头看了看已然满头白发的房玄龄。 说实话,大唐还是不能没有房玄龄。 毕竟…… 这么好、这么低调的宰相,要去哪里找? 要是房玄龄现在就死了,你说找谁来顶替他的位置,来当左仆射? 李重自己肯定不当,而且,他也不懂。 长孙无忌? 肯定不可能是他。 然后现在在他们三人之下,你甚至已经找不出来一个是觉得好的。 还有。 马周如今也老了。 李重撇过了头,看了看整个偏殿,除了自己一个是年轻人,其他感觉都是老弱病残。 李重觉得,就算是不让李二当太上皇,然而,接下来,也是该轮到年轻人登场了。 /129/129117/32020680.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