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是…… 这必然还是需要动用大量牲畜跟徭役。 而且…… 长期这么做,必然会让百姓都怨声载道。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自古以来,一直都很不好控制这里。 且明明这里土地肥沃,可高句丽,也还是得节衣缩食。 因为这里的产出,连养活自己都困难。 李重还记得,明朝的时候,好像也经营过辽东,据说,每年大明都要用很多的海船来运送粮食。…. 运输之日,海船铺满了整个海面。 李重当然不会做这种徭役深重的事。 不过前几年,这粮食物资的支援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等到了辽东之后,科学院的工匠就会在当地继续批量地打造蒸汽拖拉机,等到时候蒸汽拖拉机的数量上来了以后,能养活的人数也就会越来越多。 大辽不能走人口大国的路线,那是不现实的。只能走资本主义,走科技强国的路线。 甚至,还要时刻注意精兵简政。 要做到随便拉出去一个都是精锐,大辽可养不起过来白吃面饼的人。 关于今后该如何发展大辽,李重这一段时间,也已经写下了一本《辽国二十年发展规划》。 到时候…… 等他们出发的时候,直接交给他们就行了。 当然! 此规划仅供参考,大的方向肯定是错不了,可小的细节,必须要到了地方,再视具体的人力物力情况,而略作调整。 房玄龄听到李重没让自己儿子直接去辽东,而是留在来州专门负责调配物资,想了想,倒也觉得还行。 至少…… 这既算是加入了进去,也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儿媳去受苦。 李重随后又是直言道:「不过丑话说在前面,一定要好好地工作,否则,就算是亲家,也没有情面可讲。」 房玄龄听到李重的话,也是直言:「这是自然。」 等商量完了以后。 卢氏又让李重在府上吃一顿饭再走,那就只能是吃一顿饭再走。 顺便,看看这国公府家跟自己家有何不同。 到时候…… 回家让武氏都写上。 …… 为了填补科学院的人数,今年,科学院也是不得不再次招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