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到了春天。 五小只便开始不得不识字。 怎么识? 大唐肯定也有不少的启蒙读物,但就是因为太多了,这全部读完都得什么时候,所以,李重干脆让他们一天背一首诗。 反正,对他们的教育,李重并不是很着急。 而这层出不穷的诗歌,自然,很快也是引起了女官、宫女的注意,进而,又引起了长孙皇后,乃至于后宫所有妃嫔的注意。 像什么韦贵妃、杨淑妃、燕德妃,已经全都知道,李重在宫里教晋王。 想想太子,再想想自己的儿子。 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让李重也顺便教教。 不过这种想法,目前也仅仅只是想一下而已。 毕竟…… 这一天一首诗,她们现在就让自己儿子背下来,都不是什么问题。 韦贵妃是个二嫁的女人,李二看上的,只是她家的家世以及能稳住隋朝旧臣的影响力而已,此时韦贵妃便逗着自己五岁的儿子李慎,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李慎虽说才五岁,但也跟着开口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韦贵妃便觉得,以后这孩子,应该算不上太笨。 临川公主今年十岁,也是韦贵妃所生,是韦贵妃生的第二个孩子,看着传回来的诗,也不由得感慨,「这诗写的真好!丽质的驸马原来这么会写诗啊。母妃,这些诗都是驸马写的吗?」 韦贵妃虽然也读书,但说实话,这谁知道。 便回道:「这母妃也不知道。」 临川公主又呢喃道:「门泊东吴万里船,万里船,这很有气势。而且整个画面也很美。」 类似的情形在其他地方也发生了。 尤其是燕德妃这,本身她就爱好这个,看完了以后,更是觉得这写得让她也不禁心生向往。 「这应该是描写江南的吧。」 「驸马到过江南?」 「那想来应该不是他写的。」 「那这是谁写的?」 长孙皇后是那种能跟后宫妃嫔都相处得很好的人,现在李重的诗传开了,她反倒是觉得为难了。 之前她都没有考虑到这么深,现在好了! 所有人都知道李重在宫里教晋王,那要是其他妃嫔说,她们也想让自己儿子过来学习一下,她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而且,就算是人家不来问,那你要不要主动跟人家说一下。 你说了,人家说要是也想,那怎么跟李重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