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与此同时…… 经过了差不多两年的田间实践。 李重的打谷机跟曲辕犁,也受到了一致的好评。 其实北方不太需要曲辕犁,倒是南方,十分需要这个。 只不过现在南方的人还很少,还远远无法跟北方比。 干脆,李重也是拿着这三样东西去见李二。 具体有多好,李重已经不想再解释了。 直接给李二一堆百姓的意见反馈表,当然是科学院的人代写的,这直接就能说明这东西到底有多好。 以前把小麦从麦秆上打下来,打得腰酸背痛,如今手脚并用,又快又好。 甚至…… 要是家家户户都能有一个这样的打谷机,估计从此打谷场这个专有名词就要从百姓的口口相传中消失。 因为根本不需要。 而曲辕犁,效果也不错。 在进行与直辕犁的对比实验之中,五十组实验,五十组都觉得曲辕犁使着更好,比直辕犁更灵活,而且用着更顺手,原本只能耕一亩的,现在一亩半,好像都尚且还有余力。 有了这些评价,那李重的底气也就多了不少。 李二看完了李重的数据,也传下去,给房玄龄跟长孙无忌他们看看。 然后感慨一句道:“可惜杜如晦不在。来人啊,把这誊抄一份,送到杜如晦的府上,让他不用担心,好好养病。另……这些年来,杜如晦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也是因为这样,这才病倒的,他已经是国公,也就不封了,就封他的二儿子杜荷为新丰县县男,同时入东宫,与太子一起读书,让他心无牵挂。” 长孙无忌:“……” 房玄龄:“……” 一旁的魏征,也是看不下去了,道:“陛下你最近封官封爵是不是太过于随意了?” 看了一眼李重,这个就算了。 怎么现在杜如晦的儿子杜荷也这样。 这杜荷对大唐有半点贡献么? 李重也道:“陛下请谨慎考虑。” “怎么,李重你也要阻止我?” 李重便道:“你要封杜荷为新丰县县男,我不阻止,你封蓝田县,我也不会吭一声,但入东宫,我反对。” 气氛有点微妙。 三人都看不懂了。 不过想想李重是太子太师,对太子的教育的确是有那么些话语权。 便也觉得合理。 而李二,也是在想着,为什么李重会阻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