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也只能是重新选定一下这制作的地方。 最后…… 一方面是保密,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便也只能是把这制作的地方,放在了将作监下面的一个作坊中。 当天,李重便下了指令,首先是要搭建一个类似炼铁的炉。 然后,还要制作一个能够耐高温的容器,用来存放玻璃水。 再就是,虽然李重不懂,但也知道,这火焰的温度很重要。 不过…… 这方面,他也只能是暂时交给大唐的匠人了。 总之…… 你给我把这玻璃烧融就好。 很快,工匠们便忙碌了起来。 而李重,在看到至少还需花费些时日,也是接着看了下,就先离开了。 还是要引导李承乾把谏书先写出来。 然后…… 当天就算了。 毕竟天色已经不早了。 第二天,李重这才让李承乾结合这些天所学所闻,再参考一下这些谏书,看能不能写出点什么。 其实李重记得,李承乾是写过治国的文章的。 “先论刑狱为重,深得经邦之要。” 这是李二对他文章的评价。 不过现在的李承乾,跟历史上的李承乾已然不同。 而且,现在的李承乾才八岁,虚岁才九岁。 “写不出来就别勉强自己,就跟这作诗是一样,虽然你老师我是很希望你能写出点什么来,但若是真的写不出来,也没关系。” “老师放心,我已经有想法了。” “哦?那说来听听?” “就写不耻下问吧。老师你之前说的那个晋惠帝,何不食肉糜,如果他能问问百姓,那大概就不会再说出为什么不吃肉粥那样的话了。” “唔……”李重皱了皱眉,不过,也不能说不好。 毕竟以他这个年纪,能选到个合适的题目,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那你先写出来,写完了,老师再给你把把关。” 大概过了不到半个时辰,李承乾便写好交卷。 李重拿来看了看,文章结构几乎跟他想得一模一样。 首先,是从李重带着他去西市见见世面开始,而且,几乎把李重的话一字不漏地全部抄写了下来。 其实这里面不仅仅含有不耻下问,还有身为储君,身为陛下,应该多多体察民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