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官员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总体趋势肯定是不断地买入百姓的土地。」 「百姓没了土地,就会饿肚子,就会发展为起义军,就会导致天下动荡。」 「而官员,当知道买入土地有利可图,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就会越买越多。」 「所以……从一个国家建立开始,总体的趋势便是,皇帝拥有天下,他把手上的土地全部分给百姓以及还有官员。」 「然而,总体趋势是,皇帝手上的土地肯定是越来越少,官员手上的土地是越来越多,而百姓手上的土地,是越来越少。」 「当少到了什么时候,百姓对皇帝不满了,官员或者是世家贵族,便可以挑动不满的百姓,从而换一个天下。」 「当然,并不是说,这个皇帝就是无辜的。」 「有不少的亡国之君,你读书的过程中,应当也可以看到。」…. 「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毛病。」 「所以,才引来百姓对皇帝的不满。」 「比如说纵容官员、宦官欺压百姓,比如说给百姓增加徭役。」 「当一个朝代发展到了中期,能开发的土地基本上已经开发完,百姓的产出基本恒定,而官员、宦官等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开始不断地盘剥百姓。」 「这便已经是奠定着,这个皇朝即将要走向衰落。」 「到了那个时候,贪官遍地,没有人会公事公办,规则被破坏,官员与官员勾结,形成稳固的利益网,甚至足以对抗皇权。」 「并且,朝中,也会党争不断。」 「如果非要用诗来描写这贵族世家与百姓之间生活的差距。」 「那么此时此刻,便是《禁庭春昼》与《观刈麦》的差距。」 随后…… 李重便给他李承乾把这两首诗都默写了下来。 又额外默写了一首《蚕妇》。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接着说道:「一开始,开国之初,皇帝拥有天下最多的财富,土地与人口,便是他财富的全部。」 「然后到了中期,皇帝依旧享受着最好最富有的生活,但是财富,已经不如开国之初那么多,看着繁盛,其实仓库四周全是老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