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另一边,嘚国。 经济与投资部部长穆勒同样在跟他的幕僚讨论有关太上项目投标的事宜,但与意呆利不同,他们在招标公告发布的第一时间就已经决定要全力投入,专攻精密制造和冶炼方向,同时承接少部分分类为乙等的堆芯组件制造工作。 前一部分内容是他们的传统强项,能保证在较少投入下完成项目需求,从而获取利益分配;后一部分则是技术探索性质,他们希望借助这个项目,从华夏方面获取到相应的技术支持,从而提升国家整体的核工业水平。 这是所有参与投标的国家的普遍策略,区别仅仅在与领域选择和资金投入的不同而已。 浏览完初步策略之后,穆勒放下手里的报表,对面前的技术幕僚施密特说道: “如果按照目前方向去做,我们在未来三年内每年需要支出200亿马克,这部分支出主要会被用在精雕制造方面。” “三年之后,我们的主要制造工作全部完成,支出降低到100亿马克,用于堆芯组建应用研发。” “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数字,如果未来一段时间,我们能对相关工业部门做好充分的动员和优化配置,那么制造阶段成本会下降;如果华夏能提供超过预期的技术支持,那么组件研发成本也会下降。” “综合考虑的话,这次投标,我们将要投入的成本大概是在1000亿马克左右----其中200亿马克是冗余溢价,用于干掉我们的竞争对手。” “据我所知,岛国对这次的投标也很感兴趣,精密制造方面,他跟我们不相上下。” “所以,我们必须要用投入来压倒他们,避免意外丢标。” 施密特看着眼前的报表,思索片刻后,开口说道: “经济数字上的东西我不是太敏感,但是......200亿的溢价是不是有点太高了?25%的话.......要不要降到10%?” “你知道,短时间内的大额支出必然会挤占其他领域的资源,科技部那边今年也提了很多技术提案,都需要资金支持。” 穆勒摇了摇头,回答道: “让他们等着。” “他们提出的所有所谓的‘技术’全部加在一起,都没有大规模聚变技术的一个边角料重要。” “他们可以等,但核聚变可不能等----华夏人也不能等。” “我们不可能错过这个机会,如果真的落后了,无论是历史还是民众,都不会原谅我们的。” 听到这话,施密特郑重地点点头,随后说道: “我明白了,那就按你说的做。” “在两天之内,我会提供一份详细的成本分解报告,列清楚所有细分领域所需要的成本,到时候,我们就在这份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投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