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一个真实的西周-《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第(2/3)页
西伯回到了周,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从此以后,他潜心于灭商的准备工作。
●姜太公渭河钓鱼
商纣王时期,姜子牙闲来无事,经常到渭河边去钓鱼,他钓鱼的方法很特别,他用的是直钩,并且从不在钩上放鱼饵。一边钓鱼,他一边唱道:“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虽然几天也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然每天按时来到渭河边垂钓,姜太公的行为终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天,一位叫武吉的砍柴人好奇地坐到姜太公身边,与他聊了起来。姜太公自我介绍说:“老朽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武吉听了姜太公自号“飞熊”,觉得很可笑。便说:“像您老先生这样整天坐在这渭水河边钓鱼,而且还用直钩,不要说鱼,只怕连虾也钓不到。一个连鱼都不会钓的人,居然自号飞熊,实在令人可笑。”姜太公听了武吉的话,只淡淡地一笑。后来,周文王听说渭水河边有位老者用直钩钓鱼,他就料到此人一定是位奇才。于是他带上厚礼去聘请姜子牙。姜子牙人朝后被封为太公,做了军师,后升为丞相,辅佐文王、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
●周武王伐纣灭商
周武王观兵孟津后又过了几年,武王祭祀文王后向东去检阅部队,到了孟津,他供起了文王的尸位,也就是以一个人化装成文王的样子,坐在高位上,供人们祭祀。他对手下将士说:“我是太子发,我是奉我父文王的命令去讨伐商的,哪里敢自作主张。”他又向司马、司空、司徒等宣告:“我们都要努力啊,我是一个没有功业的人,只是凭我的祖先的德行而行事,我今天继承我的祖先的方法,设立各种赏罚之制,为的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事业。”大家听完这席话,都觉得武王真是他们的明主。姜太公道:“将士们,大家行动,开船划桨,动作迟缓的要受罚。”
于是武王带领大军渡河,在那个时代,人们都很迷信,武王也不例外,当船划到河中央的时候,突然有一条大鱼跳到了武王的船上,武王低头拾起来,用以祭天。到了对岸,又有一团火从天而降,快落到了武王头上的时候,一下变成了一只乌鸦,颜色通红,而且发出怪怪的叫声。武王认为这是不吉利的征兆,就领兵打道回府了。
又过了两年,纣的统治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他杀死了比干,关押了箕子,大臣们纷纷向国外逃,武王感到讨伐纣的时机成熟了,就向诸侯们宣告道:“纣王罪孽深重,不得不很快消灭他。”
于是率领几万名将士、三百多辆兵车,向东讨伐纣。在行军途中,武王还写了一篇《太誓》,对众人宣告道:“现在纣只听他的女人妲己的话,自绝于天,用残忍的方式杀害了他的三位贤臣,疏远了他祖父母以下的亲族,抛弃他祖先的乐曲,制作了大量淫荡的音乐,所以现在我姬发替天去讨伐这人间的罪孽,胜败在此一举。”
众人齐声欢呼,这时武王全军将士众志成城、士气高昂,为这次东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武王渡河的时候,到了孟津这地方,突然刮起了大风,在河里卷起大浪,将武王将士所乘的船冲得七零八落,大风刮得武王的阵营人马不相见,于是武王左手拄着黄斧,右手举起白旗,在风中挥来挥去,说道:“我现在率领天子之兵,顺应天意,谁敢挡我!”
于是大风就停了,河里的浪也没有了,将士们都感到很奇怪。
两个多月后,他们到了商纣王所在朝歌的郊外,武王左手拄着黄色大斧,右手拿着白色旌旗,举行誓师大会,武王道:“古人有句话说得好,‘母鸡是不报晓的,母鸡报晓了,就会倾家荡产’。现在商纣王只听女人的话,整天只顾淫乐,不理朝政,他残酷地对待百姓,人们一点活路也没有,所以我今天起兵攻打纣,这是应天命、顺人心的事,各位一定要努力。否则我们将对不起人民,对不起我们的祖先,更对不起天。”
宣誓完毕,诸侯军队集结了几万人、四千辆战车,陈兵于牧野,要和纣决一死战。这里离纣王所在的朝歌只有70余里。
纣王听到武王这么快就起兵攻打自己,一下把他从鹿台的温柔富贵之乡中拉回到残酷的现实,慌忙调兵前去应战。但他的精锐部队一时根本调不上来,只好将大批的奴隶和战俘武装起来狼狈地开赴牧野。
战斗的号角刚刚吹响,姜太公率领几百精兵冲上前去,纣王调出几千人马出阵应战。战约几个回合,姜太公的人马渐渐不敌纣王之兵,他就领兵往自家阵中逃跑。纣王一看姜太公大败,立即吩咐全军拼杀过去,追至一个山谷。突然间,像雷一样的声音从这里响起,武王的兵马一起从山间的各个角落杀出来,一时间商兵乱了阵脚。
不仅这些兵士都是临时凑起来的,而且纣王作恶多端,奴隶们对他恨之入骨。纣王命令他们冲锋,他们就是不前进;鼓声再急,他们却一个个倒戈,对准纣王的部队射箭,就这样几万大兵土崩瓦解了。纣王一看大势不妙,立即杀开一条血路,骑着马飞也似地跑了。
纣逃回到城内,登上鹿台,穿上锦绣之衣,将鹿台的财宝一起聚集起来,长叹一声,命令手下架上干柴,一把大火将他也连同他从人民那里搜刮来的无数财宝一起送上天了。
武王带领兵马攻进朝歌,只见城内黑烟滚滚,兵士报告,纣投火自杀了。武王和各位诸候进了城里,到了纣王的尸体前,向他连射了三箭,然后割下了他的首级悬挂在大白旗上示众。
兵士们又在一棵大树上发现了妲己的尸体,这个祸国殃民的妇人已上吊自杀了。武王也对准她的尸体射了三箭,将首级割下来悬挂在小白旗上示众。
●武王建周封诸侯
把商纣王彻底消灭后,武王进入商都,将商的畿内分为邶、墉、卫三个国家,以邶封纣子禄父(即武庚),墉、卫则由武王之弟管叔鲜、蔡叔度分别管制,合称三监,另外还有一说是管叔监卫、蔡叔监墉、霍叔监邶,以监视武庚。安排好后,武王派兵征伐尚未臣服的商朝诸侯,据记载征服者有99国,臣服652国。武王四年(约公元前1066年),武王还师西归,在他新迁的都邑镐京(即宗周,今陕西长安西北沣水东)举行大型典礼,正式宣告周朝的建立。
周王朝建立后,所面临的政治形势十分严峻,武王以“小邦”之君统治如此规模的区域,随时都会发生诸侯叛乱的局面。为了巩固政权,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武王决定按功行赏,理顺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政治制度。首先受封的功臣主要有:姜太公、周公旦、召公爽等人。为了控制广阔的新征服地区,周朝仍然沿用商的分封制方法,把王族、功臣以及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先后受封的有鲁、齐、燕、卫、晋、宋、虢等71个诸侯国。被封的诸侯拥有自己的军队和人民,但必须向周天子负责,听候天子的调遣和赏罚,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贺。
●周公一日三吐脯
周公天资聪明,才华出众,从小在王室中长大,受过已故的文王不少的教诲。武王临终时,把还是婴儿的太子姬诵和军国大事托付给了周公。周公安葬了武王,把姬诵扶为天子,就是周成王。因为成王年少,国家事无大小,都由周公代管。
周公理起国政来,不仅得心应手,而且十分卖力。为了治理好国家,他想尽一切办法网罗人才,帮助他办事。为了接待贤能的人,他忙得不可开交:有一次,周公正在洗头发(古人不剪发,把头发留得很长,洗的时候很费事),刚把头发浸湿,外面来人有急事要报告。周公连忙握着湿漉漉的头发,出去接待,办完事回来再接着洗;洗到半截儿,又有人来报告,他又赶紧握住湿头发出去。一连出去好几次,才把头发洗干净。还有一次,周公正在吃饭,刚夹起一块肉放进嘴里,外边有客人来访。他马上把肉吐出来起身去迎接客人。一顿饭的工夫,来了三次客人,周公就连吐了三次饭菜。家人在一旁见了忍不住说:“您不能吃完饭再去会客吗?”周公摇摇头说:“这些贵客来访,都有好主意要说。我恨不能马上去听听,怎么能怠慢了人家呢?”这就是典故“周公吐脯,天下归心”的来历。
●周公东征平叛乱
武王消灭了暴虐的纣王后,为了安抚殷民,采取了软硬两手策略。在占领朝歌之后,武王马上全部释放了纣王拘押的人民,并把封王屯积的粮食分发给了贫弱之民,还及时地表彰了被纣王迫害过的贤人,以显示新的政权不同于纣王的暴政。更重要的是,他一方面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在殷地,让商朝的旧人觉得周朝并没有灭亡殷商血脉的意思;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的三个兄弟,管叔鲜、蔡叔度和霍叔处分封在殷周围的管(今河南郑县)、蔡(今河南上蔡)和霍(今山西霍县),用以监视殷地的武庚,史称“三监”。
周武王死,武王的儿子姬诵继位,是为成王。成王年幼,武王之弟周公姬旦摄政,代成王行事。这本是使周王朝保持稳定和发展的正确选择,谁知却因此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武王次弟管叔素有野心,企图继承王位,他对周公旦摄政殊为不满,乃四处散布谣言,声称周公“将不利孺子(指成王)”;煽动武王其他弟弟(蔡叔、霍叔等)公开与周公作对,并怂恿武庚及东方诸侯国反叛周室,妄图里应外合,颠覆周王朝政权。
管、蔡等人的所作所为,为武庚为代表的殷商旧势力进行武装叛乱打开了绿灯。武庚等人本来就对殷商的灭亡怀有刻骨仇恨,念念不忘伺机复辟,这时见有机可乘,便利令智昏,联合地处东方(今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安徽江苏北部地区)的一些诸侯国(徐、奄二国及熊盈氏的十七国),公开扯起了叛乱的大旗。在这个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周公旦肩负起巩固周王朝政权的历史重任。他面对内外交困的形势,镇定自若,大智大勇,决定采取断然措施,兴师东征,彻底平定叛乱。
当时有些诸侯对叛乱并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王室内部的小事,不愿意参加东征平叛的作战。同为王室重臣的召公对周公的作为也心存疑虑,态度消极。为了统一内部思想,顺利进行东征,周公专门发布文告《大浩》,说明平叛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在文告中,周公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周武王死后,国内不太平,殷王遗族利用周内部的动乱发动叛乱,王朝正面临天降大祸;在此危急时刻,他用大龟占卜,得到上帝旨意:用武力平叛是吉利的;他告诫周人及拥戴周室的诸侯,文王、武王创立的大业,必须继续下去,叛乱必须用武力平定;他已决心执行上帝的旨意,用兵东征,希望各诸侯及其臣属们,听从自己的领导,一起投入到东征平叛大业中来。
第(2/3)页